桃園二手屋,桃園市二手屋,桃園二手屋出售

目前位置:
  1. 首頁
  2. 不動產知識

桃園二手屋,桃園二手屋出售,桃園市二手屋.買一間有電梯的便宜中古二手房子.有雙車位的二手房買賣,查詢桃園二手屋價格實價登錄行情房價,桃園2房3房推薦,請指定591桃園二手屋網站-www.大桃園好屋買賣網.tw

第1頁367369最後頁
共3820筆/共382頁
房價平均七字頭壓力大 台北每四筆就有一戶是小宅2023/09/05發佈

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2023第二季交易資料,住宅平均交易坪數31.47坪,比十年前(2013年)第二季的42.65坪縮水了11.18坪,而買小宅占比最高的縣市,仍以台北26.3%居冠,台中23.1%居次,新竹市20.3%排名第三。扣除離島交易,全台買65坪以上大宅的縣市,以雲林縣交易占比最高,達9.32%,其次為花蓮縣,宜蘭縣則居第三。



 



 


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,北台灣都會區發展早,素地有限,受限開發成本高,以今年台北市平均單價達72.8萬,新屋單價動輒百萬以上,導致新案或都更推案也都走小宅化,等於每四筆交易就有一筆是低於15坪的小宅;台中市是中部產業重鎮,新竹更受惠於竹科園區發展,工作移居的人口多,小宅需求增加,由於小宅具備低總優勢,自住或置產門檻親民,交易量持續看好。

 



 


低總小宅雖然入手較容易,不過張旭嵐提醒,不少銀行針對權狀未滿15坪的小宅,放款態度較保守,貸款成數僅能貸款六到七成,因此也會影響自備款的金額和比例,對於首購自用族群而言,不見得是最划算的作法,她建議選擇購屋標的,可以主附建物合計超過15坪以上的物件為優先,才有機會貸好貸滿。

 


2023年Q2 小宅交易占比前三名縣市(台灣房屋提供)

2023年Q2 小宅交易占比前三名縣市(台灣房屋提供)

 


雲林人住得最幸福 大宅院交易本島最盛

 



 


本島各縣市中,又以雲林人最大氣,平均交易坪數41.95坪,第二季交易中有近一成的購屋者,就是買65坪大坪數;而宜蘭、花蓮,也以平均一、二字頭的房價,成為大宅交易比例高的縣市。

 



 


台灣房屋斗六日榮特許加盟店店東黃浩峰表示,雲林近年雖有部分大樓、華廈新案推出,但市場供給仍以透天厝為大宗,加上現今雲林縣鬧區的大樓、華廈新案,以斗六來說,大樓華廈新案的單價,已來到30萬元左右,買間25坪左右含車位的標準兩房,總價就要700多萬,但斗六市區外圍屋齡約20年的中古透天厝,仍不乏總價800~1000萬元的選擇,因此中古透天的性價比高,整體市場也因透天交易熱絡,使大坪數的交易佔比與平均交易面積居高不下。

 


2023年Q2 小宅交易占比前三名縣市(台灣房屋提供)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房價壓力大,台北每4筆就有1戶是小宅2023/09/05發佈

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2023第二季交易資料,住宅平均交易坪數31.47坪,比2013年Q2的42.65坪縮水了11.18坪,而買小宅占比最高的縣市,仍以台北26.3%居冠,台中23.1%居次,新竹市20.3%排名第三。反觀大宅交易,扣除離島交易,全台買65坪以上大宅的縣市,以雲林縣交易占比最高,達9.32%,其次為花蓮縣,宜蘭縣則居第三。


▲台北每4筆就有1戶是小宅<br/>

▲台北每4筆就有1戶是小宅

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,商業發達的北台灣,都會區發展早,素地有限,受限於開發成本高,以2023年台北市平均單價達72.8萬,新屋單價動輒百萬以上,導致新案或都更推案也都走小宅化,等於每四筆交易就有一筆是低於15坪的小宅,而台中市是中部產業重鎮,新竹更受惠於竹科園區發展,工作移居的人口多,小宅需求增加,由於小宅具備低總優勢,自住或置產門檻親民,交易量持續看好。



張旭嵐提醒,低總小宅雖然入手較容易,不過不少銀行針對權狀未滿15坪的小宅,放款態度較保守,貸款成數僅能貸款六到七成,因此也會影響自備款的金額和比例,對於首購自用族群而言,不見得是最划算的作法,建議選擇購屋標的,可以主附建物合計超過15坪以上的物件為優先,才有機會貸好貸滿。



本島各縣市中,又以雲林人最幸福,平均交易坪數41.95坪,第二季交易中有近一成的購屋者,就是買65坪大坪數;而宜蘭、花蓮,也以平均一、二字頭的房價,成為大宅交易比例高的縣市。



台灣房屋斗六日榮特許加盟店店東黃浩峰表示,雲林近年雖有部分大樓、華廈新案推出,但市場供給仍以透天厝為大宗,加上現今雲林縣鬧區的大樓、華廈新案,以斗六來說,大樓華廈新案的單價,已來到30萬元左右,買間25坪左右含車位的標準兩房,總價就要700多萬,但斗六市區外圍屋齡約20年的中古透天厝,仍不乏總價800~1000萬元的選擇,因此中古透天的性價比高,整體市場也因透天交易熱絡,使大坪數的交易佔比與平均交易面積居高不下。


▲2023年Q2 小宅交易占比前三名縣市/2023年Q2大宅交易占比前三名縣市(台灣房屋提供)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成本高單價貴新案小宅化!專家建議「這坪數」:才有機會貸好貸滿2023/09/05發佈



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2023第二季交易資料,住宅平均交易坪數31.47坪,比2013年Q2的42.65坪縮水了11.18坪,而買小宅占比最高的縣市,仍以台北26.3%居冠,台中23.1%居次,新竹市20.3%排名第三。反觀大宅交易,扣除離島交易,全台買65坪以上大宅的縣市,以雲林縣交易占比最高,達9.32%,其次為花蓮縣,宜蘭縣則居第三。



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,商業發達的北台灣,都會區發展早,素地有限,受限於開發成本高,以今年台北市平均單價達72.8萬,新屋單價動輒百萬以上,導致新案或都更推案也都走小宅化,等於每四筆交易就有一筆是低於15坪的小宅,而台中市是中部產業重鎮,新竹更受惠於竹科園區發展,工作移居的人口多,小宅需求增加,由於小宅具備低總優勢,自住或置產門檻親民,交易量持續看好。



張旭嵐提醒,低總小宅雖然入手較容易,不過不少銀行針對權狀未滿15坪的小宅,放款態度較保守,貸款成數僅能貸款六到七成,因此也會影響自備款的金額和比例,對於首購自用族群而言,不見得是最划算的作法,建議選擇購屋標的,可以主附建物合計超過15坪以上的物件為優先,才有機會貸好貸滿。



2023年Q2小宅交易站比前三名縣市。(圖/台灣房屋提供)



雲林人住得最幸福 大宅院交易本島最盛



本島各縣市中,又以雲林人最幸福,平均交易坪數41.95坪,第二季交易中有近一成的購屋者,就是買65坪大坪數;而宜蘭、花蓮,也以平均一、二字頭的房價,成為大宅交易比例高的縣市。



台灣房屋斗六日榮特許加盟店店東黃浩峰表示,雲林近年雖有部分大樓、華廈新案推出,但市場供給仍以透天厝為大宗,加上現今雲林縣鬧區的大樓、華廈新案,以斗六來說,大樓華廈新案的單價,已來到30萬元左右,買間25坪左右含車位的標準兩房,總價就要700多萬,但斗六市區外圍屋齡約20年的中古透天厝,仍不乏總價800~1000萬元的選擇,因此中古透天的性價比高,整體市場也因透天交易熱絡,使大坪數的交易佔比與平均交易面積居高不下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買預售屋1年多,實價卻查不到? 7大狀況「即使完銷」也看不到房價2023/09/05發佈

「實價登錄」上路至今已逾11年,早已成為民眾買賣房屋最關鍵的依據,而去年實價登錄2.0版本上路,將預售屋買賣也納入揭露範圍,規範代銷業者在簽約後30天內必須申報,但就有網友質疑,自己買了一個預售屋,每期該繳的費用都有繳,預計2023年交屋,事隔一年多仍未看到自己及友人購屋紀錄揭露,甚至也有新案傳出熱銷,但可查詢的實價案件寥寥無幾,專家透露,預售案銷售操作會造成實價延遲揭露。


▲魔鬼藏在細節裡,實價登錄因地主戶或是技術性延後簽約將延遲揭露。

▲魔鬼藏在細節裡,實價登錄因地主戶或是技術性延後簽約將延遲揭露。

代銷技術性延後簽約日



樂居創辦人李奕農指出,實價登錄2.0版本儘管規範,無論成屋或預售屋在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30天內申報登錄,不過登錄與否是透過地政機關人工作業,成交價格若是明顯高於市場正常交易價,或是偏離行情,經由公務人員篩選,可能會延遲登錄,甚至會累積到一定筆數,達到人工認定可參考範圍才會揭露。



另外,常聽聞建案完銷或是快銷,卻查不到實價登錄,李奕農表示,在代銷端操作手法最常見的是,技術性地延後簽約日期,避免讓業主(建商)認為賣太快會來不及調整價格,還有雙北市常見的都更合建案,除了建商可售戶別,還有地主戶,地主戶可能會受限於找補或是其他因素,儘管買方下訂,但是還未約好簽約時間,也會造成申報登錄較為延遲。



李奕農提醒消費者,常聽聞市調單位調查建案熱銷或完銷,有可能只是消費者付訂金後尚未簽約,也有可能是要保留戶別到成屋後銷售,所以完銷不一定是真正全案銷售完畢。


▲完銷案不一定代表全案完銷,可能建商保留少數戶別暫停銷售。

▲完銷案不一定代表全案完銷,可能建商保留少數戶別暫停銷售。

不揭露實價的七情況



值得留意的是,並非線上銷售建案都得全數登錄,「實價登錄2.0」規定2021年7月1日新制實施後開始銷售的個案必須於簽訂銷售契約後30日內要申報,但是 2021年7月1日前開始銷售之預售屋的登錄,則是在全部銷售完後一次登錄,甚至成屋後才一次揭露。



台北市地政局也有提出七種情況如下,將不予揭露實價行情:



(一) 單價過高或過低之案件,如不具市場參考價值者,不予揭露。



(二) 總價為0之案件,不予揭露。



(三) 特殊案件之交易,非屬一般正常交易者,如備註欄代碼2-2建商與地主合建案、5-8借名登記返還、5-9受債權債務關係影響或債務抵償、5-10雙方合意(法院判決)解除契約、6-1塔位/墓園等案件,不予揭露。



(四) 土地及建物分件登記之案件,如申報人未依規定將土地及建物合併申報者,不予揭露。



(五) 連件案件若總價無法拆分,應合併申報於1件中,其餘案件不予揭露。



(六) 經檢舉尚在調查之案件,不予揭露。



(七) 其他申報內容有疑義案件,不予揭露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預售紅單絕跡!投資客炒房改鑽「這漏洞」 專家坦言:新法難防2023/09/05發佈

2021年7月1日修改的「實價登錄2.0」,針對過熱的房市,藉由即時的實價登錄制度,減少投機客炒作房價,首次將預售屋納入實價登錄範圍,但沒防到人頭戶假登記漏洞。直到2023年1月10日立法院通過《平均地權條例》部分條文修正案,限制換約轉售及解約申報,終結人頭戶問題。專家指出,雖然預售紅單幾乎絕跡,但投資客運用「解約」管道轉賣,將是另一個炒房漏洞。


▲台灣預售屋制度充滿投機性,政府應正視預售屋缺失,才能導正交易秩序。

▲台灣預售屋制度充滿投機性,政府應正視預售屋缺失,才能導正交易秩序。

法規防不到 預售屋解約再轉賣



依照「實價登錄2.0」規範,購買預售屋買賣後,必須在交易簽約的 30 天內進行實價登錄,但該戶預售屋實價登錄完竣後,就算該戶日後換約、轉手,只要預售屋還沒有交屋,都不需要再另行報備登記。這樣的作法讓投資客利用人頭戶假登記來衝高成交價,之後再行解約退款,成為制度大漏洞;於是2023年1月10日再由立法院通過《平均地權條例》部分條文修正案,限制換約轉售及解約申報,還包括私法人購屋限制等,以補缺漏洞。



新法規範簽訂預售屋或新建成屋買賣契約後,買受人除配偶、直系或二親等內旁系血親,或符合內政部公告的特殊情形,不得讓與或轉售第三人,建商也不得同意或協助契約讓與或轉售;違規者將按戶(棟)處罰50萬至300萬元。預售屋買賣契約若有解約情形,建商應於30日內申報實價登錄,違規者將按戶(棟)數處罰3萬至15萬元。



自此之後,預售屋銷售後的轉售受到很大限制,只能轉售給近親,過去盛極一時的紅單轉售炒作房價成為絕跡,對於杜絕短期紅單銷售,確實有收效作用;私法人購屋限制,也能防止投資客以公司名義置產購屋轉售,對於短期投機有效遏止。



但網路地產王總經理陳韻如認為,究其真正的問題源頭,還是在於預售制度,類似期貨性質的預售屋,很難完全杜絕投機購買,即便政府設下重重關卡,真正有心之士,還是會找辦法針對看好前景的新建案投下鉅資。



主要關鍵在於解約,一般購屋後的解約行為頗為常見,因故無法續購或支付價金,解約合理且並無不法。一般解約是買方解除買賣契約,由建商再行售給其他新買方;若該案為搶手案奇貨可居,先行購得而意欲轉手獲利的投資客,找到有意購買的下一位買方,便會先行與建商解約,再售予事先找好的既定新買方;建商再與該新買方另訂新約。


▲預售屋看得到摸不到,漫長的交易時程,很難保障消費者權益。

▲預售屋看得到摸不到,漫長的交易時程,很難保障消費者權益。

房市充滿投機 預售屋是關鍵



政府當然對於這類手法有所防範,因此在《平均地權條例》修正案中,才會加入解約申報條款,規範預售屋買賣契約若有解約情形,建商應於30日內申報實價登錄;違規者將按戶(棟)數處罰3萬至15萬元。



但實際執行上,要區分是否為刻意解約,只能查閱解約數量,若申報解約數偏高,超過總戶數一定比例,應該還是會被主管機關盯上;但若解約數無明顯異常,少數市場上專業投資客,仍會尋找特定買方接手,規避換約限制。



近年這些政策對於降低預售屋大量短期買賣炒作,仍有明顯效果,但要完全杜絕仍是不易。陳韻如認為,最根本的辦法,應該還是要回歸到檢討預售屋制度,只要預售屋制度不變,投資獲利的魔法就會持續存在的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中古屋潛規則!屋主慣喊「實拿多少?」 專家點「這些」實登沒說的事2023/09/05發佈

不動產買賣是國人高度關注的議題,使實價登錄成為民眾使用率最高的政府平台,重要性不言可喻,而實價登錄雖然經過改版,功能與資訊愈來愈齊全,但專家認為,仍有持續改進的地方,如揭露時間不夠即時、應全面揭露房屋歷程,以及租賃登錄不夠全面化等,主管機關應加強主動稽核,確保實價登錄的真實性。


▲專家建議,應將預售合約全數拍照上傳,一來可以稽查預售屋送審時的合約是否和民眾簽約是否同一版本,二可以和銀行勾稽,可以防止塗改的問題。

▲專家建議,應將預售合約全數拍照上傳,一來可以稽查預售屋送審時的合約是否和民眾簽約是否同一版本,二可以和銀行勾稽,可以防止塗改的問題。

移轉過戶同步登錄房價



實價登錄已經過了11個年頭,是民眾參考房價的主要依據,因此房價揭露的即時性、透明度及完整性更顯重要。房市專家Sway表示,目前實價登錄規定過戶後30天內要申報完畢,但事實上房價早在過戶前1個月簽約時已經底定,等同房價揭露時,已延宕長達2個月,建議吸取國外做法,是在移轉過戶時同步登錄房價,提供更即時的房價。



事實上國外的實價登錄,有些國家不僅僅只揭露房價,甚至發生火災都記載在內,如英國的實價登錄,房屋遭過小偷、盜賊入侵通通都看得到,房屋的歷程記錄十分詳細,台灣應該比照辦理,甚至是凶宅也應揭露在內,讓民眾可以輕鬆知道房屋的各項資訊,才不會發生買房貸款,銀行卻告知說是凶宅無法貸款,造成買家不得不違約的風險。



另外一個很大的弊病,就是裝潢費包含在房價內,如該屋有百萬全新裝潢,房價墊高100多萬,民眾無法判斷真實房價。此外,在中古屋市場,屋主很喜歡跟房仲說,要實拿多少錢,至於仲介費、稅金都要房仲再疊加在售價內,登錄房價時,沒有詳實記載各項費用,都會造成拉高房價的效果,若能詳細記載裝潢費,會更真實反應房價。



合約拍照上傳 杜絕假合約



Sway表示,政府應留意高價成交案件,主動稽查房價真實性,有很大的機會是ab約,騙取高額貸款成數,這部份建議政府可以同步稽查合約書,現在合約書都是送影本,其實可以要求將用印的合約書內容全數拍照上傳,簡單步驟就能稽查2件事情,一是對照當初預售屋送審的合約書,兩者是否是同一版本。



第二是同步跟銀行勾稽,因銀行貸款也僅要求合約影本,很多ab約是將合約塗改影印後給銀行,上傳用印合約至少可以擋住一些塗改的問題,若上傳用印合約是墊高房價的假合約,一旦確定是ab約,就可知道這是建商跟民眾合謀作假合約。


▲現仍有建案故意未將車位價格分離登記,用來拉高房價,政府應加強稽核。

▲現仍有建案故意未將車位價格分離登記,用來拉高房價,政府應加強稽核。

建案夥同媒體炒作 政府應稽查



南部曾發生建案刻意找媒體,說有天價成交價被政府蓋牌,沒有揭露,刻意用這種方式炒房,拉高房價,又或者建案登錄時,故意未將車位價格分離,都會影響民眾的房價判斷,政府應該要主動加強稽查的次數。



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則指出,實價登錄的中古屋買賣資訊本來就相當健全,2.0新制又讓預售屋的交易透明度顯著提升,不過在租賃資訊的揭露上,還有頗大的進步空間。



截至目前為止,僅透過經紀業、包租代管業的租賃案件,才需進行登錄,可是在租賃市場中,許多都是由房東自身招租,未透過業者媒合,況且委由業者媒合的租賃物件,又多半以商用物件及豪宅為主,使得實價租賃的物件揭露未盡詳實,對於民眾了解租賃市場的住宅實際租金行情,幫助十分有限。



然而想讓租賃登錄全面化,須先解決租屋黑市的棘手問題,這對政府來說無疑是一大挑戰,因此如何讓實價登錄的買賣、租賃資訊都臻於完善?仍有待各界凝聚共識獻策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全台8月房市交易量年增34% 房價小幅緩漲2023/09/05發佈

▲永慶、住商今(31)公開8月平台房市交易狀況,發現都較去年同期成長了25.4%至34%,鬼月買氣不俗。(圖/NOWnews資料照)



[NOWnews今日新聞] 今(31)天是8月最後1天,中元節剛過,代表房市淡季的鬼月(民俗月)只剩一半。永慶、住商兩大房仲業者今(31)盤點各自平台,8月全台房市成交狀況,發現交易量都較上個月、去年同期略好,月增約3%到3.5%,年增25.4%至34%,成交價格帶在雙北以外,以1500萬兩房型最熱,房價呈現持平至小幅緩漲趨勢。



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,8月全台房市與7月相比,小幅增加3%,分開各縣市來看,台北與新北均與7月持平,桃園月增2%,新竹縣市成長3%,台中月增6%,台南與高雄分別較7月增加4%。


▲永慶統計,台中與高雄今年8月房市成交案都較去年同期成長43%。(圖/永慶房產集團提供)

▲永慶統計,台中與高雄今年8月房市成交案都較去年同期成長43%。(圖/永慶房產集團提供)

房市淡季不淡 連2月小幅量增

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,近期房市回歸供需基本面,仍以自住與長期置產需求為主力。雖8月適逢民俗月,但民眾看屋量不減,顯示購屋意願仍高,買賣方價格認知逐漸取得共識,促進成交,房市淡季不淡,8月房市交易量較7月小增3%,呈現連二月小幅量增。



若與去年8月同期相比,陳金萍說明,全台房市交易量增34%,從各縣市來看,桃園、新竹縣漲逾3成,台中與高雄均成長43%,最多。至於房價走勢,陳金萍說目前看來,呈現持平至小幅緩漲。



陳金萍提醒,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,今年1-7月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16.45萬棟,年減15.6%,雖仍呈現量縮,但幅度已逐步收斂,8月房市交易關鍵仍在價格,只要雙方價格認知差距能拉近,成交機會將大增。


▲在成交價格帶上,北北桃中1500萬以下,台南高雄1000萬以下,兩房以上規格依舊是市場主力。(示意圖/富宇建設提供)

▲在成交價格帶上,北北桃中1500萬以下,台南高雄1000萬以下,兩房以上規格依舊是市場主力。(示意圖/富宇建設提供)

住商機構統計旗下成交狀況,發現8月交易量較上月增加3.5%,但比去年同期增加25.4%,區域表現上除新北、高雄外,其他各都均優於上月,又以桃園表現最佳。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,政策多空齊發,自用客戶勇於進場,也讓交易更為活絡。



在成交價格帶上,北北桃中1500萬以下,台南高雄1000萬以下,兩房以上規格依舊是市場主力,屋主態度最為強硬。另區域價格落在中高價格帶的產品成交難度明顯增加,北市4000萬以上、新北3000萬以上,其他縣市2000萬以上產品,值得一提的是因私法人無法購買住宅,商用交易開始活絡,後勢值得留意。



鬼月很旺,趨勢強到年底

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指出,過往經驗只要有新法上路,交易量多會提前反應,平均地權條例並未重擊7月交易,觀望市場已久的潛在買方對價格形成認知,8月又有優惠房貸挹注,交易可能持續增溫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青安貸款助攻!鬼月房市首購逾5成2023/09/05發佈
▲俗稱「鬼月」的8月房市市況出爐,呈現「樂觀」狀態,交易量較上月微幅增加,首購族超過5成,當中高雄人買最多。圖為旗津風箏節活動。(圖/高雄市觀光局提供)

 



[NOWnews今日新聞] 中元節剛過,代表房市淡季的鬼月(民俗月)只剩一半。信義房屋、台灣房屋今(31)分享8月房市市況,發現整體呈現「樂觀」狀態,「淡季不淡」,而且首購比例超過5成,相當每2間交易就有1間是首購族,專家推測與新青安貸款上路有正相關,而熱門成交總價帶則落在700萬至1000萬元。


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下半年房市頗有利空出盡的跡象,包括升息循環告一段落,7月1日平均地權條例已經上路,預售投資退場與法人購置住宅受影響,不過政府推出新青安房貸政策,政策上偏向打擊投資和非自用,幫助首購自用降低負擔,有穩定首購自用買氣的效果。


▲8月房市交易狀況,總價700萬至1000萬元交易佔比增加,尤以新北市最為明顯。(示意圖/台灣房屋提供)

▲8月房市交易狀況,總價700萬至1000萬元交易佔比增加,尤以新北市最為明顯。(示意圖/台灣房屋提供)

觀察8月房市交易狀況,總價700萬至1000萬元交易佔比增加,尤其新北市700萬至1000萬元交易增加較明顯。若以區域來看,8月成長最多的區域是高雄市,較7月交易量增幅超過2成,研判應是科技業投資案確定後,之前的不確定利空解除,帶動市場買盤回籠。



曾敬德指出,近期房市買氣仍維持相對穩健,今年第三季並未出現傳統淡季衰退的狀況,甚至表現跟6月相當,房市表現穩健,年底前雖然有總統大選,但並未對房市造成太多觀望氛圍,平均地權條例上路的確對預售市場買氣短期有衝擊,房市呈現「二手穩健、一手略悶」。



台灣房屋集團統計內部成交行情,觀察2023年8月六都和新竹縣市的價量變化,交易量較上月微增7.8%,價格小漲0.5%,與去年同期相比,交易量年增35.9%,價年增4.5%。


▲台灣房屋8月房市交易量與成交總價與7月及去年同期相較一覽。(圖/台灣房屋提供)

▲台灣房屋8月房市交易量與成交總價與7月及去年同期相較一覽。(圖/台灣房屋提供)

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,去年下半年受政策影響,房市轉空,今年7月雖有平均地權條例新制上路,不過緊接著新青安優貸方案於8月上路,所以本來就有買房需求的自住民眾,便受到新青安的鼓舞,陸續進場購屋,房市呈現「投資收手,自住出手」使下半年交易量逐漸回穩;尤其是低總價的中古屋,以及相對平價的蛋白區,買氣表現更為穩健。



根據台灣房屋和中央大學合作的「購買房地產時機」指標調查,8月「購買房地產時機」指標為106.95點,雖較前月下降0.4點,但指標已連續36個月落在100點以上的樂觀區,8月更僅次於7月,創下今年以來次高,顯示在「友善自住」的政策基調下,民眾對房市的看法趨向審慎樂觀。



另外在服務業持續復甦下,國內的商辦、廠辦和店面等商用不動產,需求逐步升溫,市場交易也漸趨活絡,不過國際經濟局勢仍充滿挑戰,短期投資買盤多保守看待,因此下半年房市仍須仰賴國內產業和區域經濟發展,在「自用」、「商用」兩大力道支撐下,整體市場氣氛可望走溫和復甦路線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不怕鬼?六都8月房市買賣移轉年月雙增2023/09/05發佈

六都2023年8月的買賣移轉棟數已全部揭曉!分別是台北2,135棟,月減5.9%,年減4.5%;新北4,774棟,月減2.4%,年增6.8%;桃園3,632棟,月減5.8%,年增4.3%;台中4,095棟,月增5.5%,年增1.7%;台南2,510棟,月增36.9%,年增24.4%;高雄3,056棟,月減2.9%,年增4.5%。六都合計20,202棟,月增1.6%,年增5.5%,是繼2023年2月後,睽違半年再創年月雙增好表現!


▲六都8月買賣移轉年月雙增!下半年氣氛溫和,全年有望力守29萬棟

▲六都8月買賣移轉年月雙增!下半年氣氛溫和,全年有望力守29萬棟

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,現在雖是傳統的農曆7月,但8月移轉反映的是一、兩個月前的交易;隨著平均地權條例新制實施,預售屋的轉手彈性限縮,讓不少民眾轉向中古市場購屋,也帶動成屋市場的買氣;加上台中、台南的交屋潮仍踴躍,使8月都會區整體的買賣移轉量,繳出年月雙增的佳績。



張旭嵐並指出,對照2022年同期,2023年7月與8月的交易量,連續兩個月收紅,加上8月1號起新青年安心成家房貸上路,拉抬自住客的購屋意願,對房市有推波助瀾之效,特別是符合首購族需求的低總價中古屋,以及相對平價的蛋白區,買氣可望持續走揚。在「自住出手」的情況下,下半年的房市展望,預料會愈來愈溫和,全年全國量能有望守住29萬棟關卡。


▲六都2023年8月買賣移轉量

▲六都2023年8月買賣移轉量

8月都會區買氣亮眼,台南與台中可說是兩大功臣!尤其台南2023年8月買賣移轉達2,510棟,不僅創下近25個月新高,更是縣市合併後的8月同期最高紀錄!台灣房屋台南文元加盟店店東黃也豪表示,近期包括北區、安南、新化、仁德等地,都有指標案完工,在交屋潮遍地開花的帶動下,本月的量能也大幅衝高。其中北區近來就有總戶數逾500戶的「遠雄北府苑」,以及量體超過160戶的「成大寶仁」等大案陸續交屋,使量能翻倍成長突破400棟大關,力壓東區、安南、安平等交易熱區的前三名常勝軍,空降本月台南各區的最熱賣冠軍寶座。



除了台南,台中8月也繳出年月雙增的好成績。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指出,台中相對平價的海線及屯區,頗受首購族青睞,交易表現穩定,為台中買氣奠定厚實基礎,且北屯、太平近期亦有大量新案完工,單單太平就有「陞霖太美」、「櫻花恰恰好」、「澄石學而」等重案陸續交屋,使當地的買賣移轉量來到601棟的近58個月新高,助威台中開出吸睛紅盤。


▲六都2023年8月買賣移轉量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房市交易穩 買賣移轉首度連兩月轉正成長2023/09/05發佈

根據六都最新公告2023年8月移轉棟數表現,8月移轉主要反映6月下旬到7月市場交易狀況,六都總計8月移轉棟數為2萬棟,年增5%且月增2%,是2023年以來首度連兩月年增率轉正成長,一方面2022年受疫情影響基期較低,一方面也反映房市交易量已經趨於穩定,若以下半年移轉年增率持平推估,全年移轉量有機會超過28.5萬棟。


▲六都2023年首度連兩月轉正成長 房市交易穩健

▲六都2023年首度連兩月轉正成長 房市交易穩健
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2023年第二季移轉棟數年減幅度就開始收斂,7、8月六都移轉棟數年增率都已經轉正,房市交易量有點開始落底的跡象,加上預估2023年交屋有一定數量趨勢下,下半年移轉應會較2022年微幅增或持平,移轉棟數有機會超過28.5萬棟,當前房市呈現投資退場自用穩健的市況。



8月台北市建物買賣移轉棟數2135棟,年減5%且月少6%;新北市4774棟,新北市以三重區、中和區、蘆洲區減少較多,與上相較分別減少174棟、149棟、49棟,主因本月份新成屋及中古屋移轉棟(戶)數均減少。



桃園市8月移轉棟數3632棟,年增4%;台中市4095棟,年增2%;台南市2510棟,推估應有一些新案交屋,移轉棟數年增24%;高雄市3056棟,年增4%。



曾敬德表示,房市移轉量似乎有些落底的跡象,市場在平均地權條例等政策影響下,非自用的需求逐漸退場,房市自用當道為主,而過去幾年市場預售推案量大,交屋後也會對移轉量形成支撐。


▲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<br/>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第1頁367369最後頁
共3820筆/共382頁
聯絡資訊
地址:桃園市桃園區正光路328號
電話:0920996785
0920996785客服電話
網站QR Code
http://www.大桃園好屋買賣網.tw-Web-QR-Code
Line QR Code
http://www.大桃園好屋買賣網.tw-Line-QR-Code
網站資訊
瀏覽人數:131,630
房仲登入:登入
免責聲明:House-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,僅提供會員查詢-桃園二手屋,桃園市二手屋,桃園二手屋出售-等房屋資訊參考,並不涉入任何諮詢、交易。 物件(服務)聯絡人公佈的資訊、文字、照片、圖形、產權、廣告內容、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,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,皆與House-Info房屋網站無關,所有商標、文章、名稱等版權,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!